中國AI審查系統升級,引發全球關注

2025年7月3日

中國正在加速發展AI驅動的審查系統,將傳統的被動內容過濾轉變為主動塑造公眾認知框架,以支持單一政權的意識形態。研究顯示,中國的大型語言模型(如阿里巴巴的Qwen、百度的Ernie和DeepSeek的R1)通常與中國共產黨的觀點保持一致,並內建自我審查功能,避免生成不利於政府的內容。

根據《全球之聲》和香港自由報(HKFP)的報導,中國的AI審查系統已從簡單的關鍵詞過濾升級為更複雜的語義分析和內容生成控制。

這些系統不僅能識別和刪除敏感內容,還能主動生成符合政府立場的資訊。例如,當用戶詢問有關香港抗議活動或新疆人權問題時,中國的AI模型往往會提供模糊或迴避性的回答,甚至直接拒絕回應。

X上的帖子顯示,流亡中國異見人士李老師分享了一個案例,指出微軟的Copilot在被問及「如何讓中國領導人下台」時拒絕回答,但對類似的美國相關問題卻給出了詳細回應。

這表明中國的AI技術可能正在輸出其審查模式,影響全球資訊自由。國際社會對此表示擔憂,特別是當中國AI模型被出口到其他國家時,可能對當地的言論自由和資訊透明度構成威脅。例如,東南亞和非洲的一些政府已開始採用中國的AI技術進行內容監控,這引發了人權組織的批評。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正在討論如何制定全球AI倫理標準,以防止審查技術的擴散。中國的AI審查系統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涉及全球資訊戰和意識形態競爭。

我們致力於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個人、團隊及下一代都能掌握 AI 技術,實現創新與效率。

© 2025 Yess AI

我們致力於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個人、團隊及下一代都能掌握 AI 技術,實現創新與效率。

© 2025 Yess AI